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4日至9日在北京举行。本届服贸会以“全球服务,互惠共享”为主题,共有来自148个国家和地区的1.8万家企业和机构、10万人注册参展参会。服贸会展区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,分1个综合展区、8个专题展区和若干功能服务区。
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举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贸会,显示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,以及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信心。更重要的是,重视服务业对外开放,有助于加速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步伐,对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
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“三驾马车”中,消费已超过投资和进出口,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。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,消费从第一二产业的农业、工业产品逐渐转向第三产业的服务业,特别是对教育、医疗、金融服务、文旅服务等产业的需求更加强劲。这一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决定了中国经济必须加快结构的转型升级,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。
改革开放40多年来,我国服务业发展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,但是服务业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诸多差距。目前我国国内消费中的服务占比已超过65%,而国内供给中的服务占比还不到40%,国内供给不足的矛盾明显,在教育、医疗、养老和旅游等诸多服务的供给上存在缺口,高端服务的供给缺口更大。因此,加快服务业发展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。
加快服务业发展,必须坚定不移推动对外开放。特别是在我国当前服务业发展科技含量不高的情况下,需要吸收借鉴外国一切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,在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的同时,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率。中国是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,也是全球服务贸易增长的重要贡献者。据统计,过去15年中国服务出口年均增长9%,比同期全球平均增速高2.9个百分点;中国服务进口累计4.5万亿美元,对全球服务进口增长贡献率达到12.9%,累计拉动全球服务进口增长10.4个百分点。
基于此,我国更需要推动服务业对外开放。举办国际性的服贸会,则是打造服务业对外开放重要平台的举措,能够推动中国服务业更大范围、更深层次的开放,在吸引外资和技术的基础上,加强我国服务业转型升级,实现服务贸易平衡发展。
为推动服务业开放合作,习近平主席在致辞中提出多项举措,比如,建立健全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制度、推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开放平台建设、继续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、主动扩大优质服务进口、加快数字领域国际合作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、支持组建全球服务贸易联盟等。此前,中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扩大服务业开放,比如在今年发布的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之中,金融业准入的负面清单已经正式清零。这些举措不仅有助于吸引外资,而且还会形成良好的竞争格局,对中国服务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。(注册税务师、经济日报-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李宁)
相关文章
-
2021年经济亮点纷呈 十组税收大数据带你看
-
IMF下调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至4.4%
-
江苏年用电量首破7000亿千瓦时
-
4068亿千瓦时!江苏2021年电力市场交易规模继续全国第一
-
股价四连跌!富祥药业补充异动公告,股东高点减持惹争议
-
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二十万亿元
-
2021年全年新增减税降费约1.1万亿元
-
2021年全年新增减税降费约1.1万亿元
-
国家统计局:2021年R&D经费2.79万亿,与GDP之比达2.44%
-
A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 有机硅板块领涨
-
4个交易日累计下跌超23% 虚拟货币为何又暴跌
-
六部门:提高人民币结算对贸易投资发展的支持作用
-
保持倾听共进步,冰雪时光构建可持续性培训体系
-
年货市场供销两旺 预制菜年夜饭热卖
-
节前止跌回升还有希望吗?
-
北京冬奥会即将开幕 “双奥之城”持续展示东道主魅力
-
电广传媒披露年度业绩预告 净利润实现扭亏为盈
-
隔离1天领200?"隔离险"是福利还是"智商税"?
-
两部门印发《粮食企业信用监管办法(试行)》 促进企业守法自律
-
2022年,中国外贸、外资、消费前景如何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