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多地集中开展2022年春节期间打假专项行动,对“电商特供”等产品加强监督抽检,网友纷纷点赞。媒体则呼吁:“电商特供”,价廉也要物美。
“薄利多销”是电商及主播优选的营销模式,“电商特供”成了一大卖点。问题是,不少“电商特供”并非“特”在商品流通环节减少使商品成本降低,而是“特”在不讲诚信经营。比如,偷工减料、差别配置,以此降低售价;或在产品说明上玩文字游戏,套路消费者,以求销量突围等。你能蒙少数人一时,很难蒙多数人长久。“电商特供”往往成为劣质次品的代名词,饱受消费者诟病,也就并不见怪了。
近些年来,国家有关部门多次出手整治利用互联网销售滥用“特供”“专供”等标识商品行为,并发文取消特供标识。“电商特供”还在坑人则提醒我们,清理整顿“电商特供”也应该常态化,不能“紧一阵子松很久”。只有拿出久久为功精神来严管重罚,确保“说到做到”,才能治好顽症,有效维护消费者利益和市场秩序,激励诚信经营。
其实,靠“电商特供”远不如靠“质优取胜”。如今,“质优取胜时代”已经来临。短缺经济时代,生产能力有限,消费能力也极其有限,“价格”成为消费者最关注的因素,“薄利多销”大行其道。现在物质丰盈,人民越来越富裕,消费者选购商品越来越看重品质,“价格取胜”正在已被“质优取胜”所取代。谁更有“用户思维”,谁能为消费者提供更有品质的商品,谁就能成为赢家。
“质优取胜时代”也是好人赚钱时代。品质品牌之“品”,就是品德品格,有“品”才有“质”和“牌”。品德品格底色则是“诚信经营”。商家务必看清这个大势,收起“小聪明”。
相关文章
-
保持倾听共进步,冰雪时光构建可持续性培训体系
-
年货市场供销两旺 预制菜年夜饭热卖
-
节前止跌回升还有希望吗?
-
北京冬奥会即将开幕 “双奥之城”持续展示东道主魅力
-
电广传媒披露年度业绩预告 净利润实现扭亏为盈
-
隔离1天领200?"隔离险"是福利还是"智商税"?
-
两部门印发《粮食企业信用监管办法(试行)》 促进企业守法自律
-
2022年,中国外贸、外资、消费前景如何?
-
冬奥会特许商品热销,带你“打卡”南京门店
-
想用年终奖去投资?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只是投资参考 还有这些
-
这里的服务有温度、有速度,南京建邺高新区:坚持“客户思维”,
-
合肥中欧班列再增新站点 开行量同比增长五成
-
国家知识产权局:持续严格规范专利申请行为
-
春季投资怎么做,2022年风口在哪?百亿明星基金经理教程来了
-
IMF:下调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至4.4%
-
这个品类26年前中国市场还没有,如今已是全球第二
-
中国银行:下月起取消个人借记卡年费和小额账户管理费
-
十大基金解盘A股:对节后行情乐观,“稳增长”仍是未来主线
-
“耳朵经济”产业火热,谁是消费主力军?
-
腾讯:去年近70人涉贪腐被辞退,10余人涉嫌犯罪被移送公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