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者23日从财政部获悉,日前,财政部、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印发《关于延长部分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期限的公告》,明确为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、科技创新和相关社会事业发展,将提高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、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、养老机构免征增值税、支持小微企业融资有关税收政策等16方面税收优惠政策,凡已经到期的,执行期限延长至2023年12月31日。
此外,关于延续供热企业增值税、房产税、城镇土地使用税优惠政策,执行期限延长至2023年供暖期结束。关于易地扶贫搬迁税收优惠政策,执行期限延长至2025年12月31日。关于保险公司准备金支出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有关政策中,准备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到期后继续执行。
两部门还同步印发了《关于延续实施应对疫情部分税费优惠政策的公告》,明确为进一步支持疫情防控,帮助企业纾困发展,将支持个体工商户复工复产增值税优惠政策、电影等行业税费支持政策等执行期限延长至2021年12月31日。
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蒋震对《经济参考报》记者表示,税收优惠政策的延续对于更好地稳定市场主体预期、释放市场主体活力,将发挥重要作用,体现了减税降费巩固前期成果,精准有效减负,再帮企业一把的思路,会让市场主体更有获得感,同时也助力稳经济稳就业。
相关文章
-
两部门明确部分税费优惠政策将延期 支持小微企业发展
-
货币政策要在支持经济增长与防范风险之间平衡 保持稳定
-
货币政策稳字当头 为经济复苏提供助力
-
多措并举助企纾困 精准调控有效帮助中小微企业减负
-
首部餐饮服务国标出台 对餐食烹饪、外卖包装等多方面提出具体要
-
资本市场结构性问题怎么看 市场波动为正常事件
-
我国有较大的货币政策调控空间 金融体系加速支持绿色转型
-
最新数据公布 前两月全国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18.7%
-
四部门联手 努力满足脱贫人口贷款需求
-
保持必要支持力度 保障积极财政政策可持续性
-
新政策不断落地改善营商环境 助力中小企业发展
-
“就业优先”不断被提及 稳就业又该如何落实
-
三部门联手加强跨省通办 实现办事缴费网上“一站式”办理
-
税收优惠机制鼓励企业加大研发 有效促进就业
-
从“国家账本”看战略考量 助力经济向高质量发展
-
积极财政政策持续 指针拨向“提质增效、更可持续”
-
今年积极财政政策持续 提出八项重点内容
-
我国今年将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 实现碳中和